找到相关内容220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开佛法本意,扬慈悲真髓——漫话佛教医学(1)

    乐,  便是浮生空。  李商隐《和孙朴韦蟾孔雀咏》有这样两句:  约眉怜翠羽,  刮目想金篦。  以上,除了刘禹锡的诗是写真人真事外,其余诗中所说金篦似乎都是运用典故。那么,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呢?...将”、“止流塞源”、“伐树除本”,一句话,“四大调畅,不生。”这都是很有道理的。  第28题《进药方法》首先讲印度医理:“夫四大违和,生灵共有,八节交竞,发动无恒,凡是生,即须将息。故世尊亲说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1459654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七)

    体会到身随心变的无欺缘起规律,由此也知道“由心生”是一条真理。你是怎样想的,你是什么样的不良心态,就会造成什么样的相。而且,反过来,就懂得怎么调整观点,才能调整心态;怎么调整心态,才能调整身体。...、久了,就形成大的病变。所以说,“由心生”。 又比如,有人养成一种偏激的个性,他习惯用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。常常觉得别人的做法不对,常常会感到失望和生气。这个心态一直造成他的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6395573827.html
  • 玄妙镜(1)

    一身。视之不见。听之不闻。万法归一。神凝气聚。全消。是为安也。能安而后可虑。虑者。知觉不昧。一阳初动。药产神知。此时必要虑也。不虑真气聚而复散。枉费前功矣。心意恍惚。药产外驰。用意採药归炉。倘然心不...神凝气聚。全消。是为安也。能安而后可虑。虑者。知觉不昧。一阳初动。药产神知。此时必要虑也。不虑真气聚而复散。枉费前功矣。心意恍惚。药产外驰。用意採药归炉。倘然心不虑则神驰气散。药苗不能归根。故曰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974744.html
  • 改善自己的命运

    生命运行的旅程。人在生命自然运行的旅程中,有的一生坎坷,满途荆棘;有的平步青云,一帆风顺。有人富可敌国;有人贫无立锥。有人仪表端庄,美丽可爱;有人容貌丑陋,五官残缺。有人健康长寿,不侵;有人恶疾...业,中年妻丧子亡,悲伤之余,顿悟孤苦之报,来自杀生罪孽,立即结束营业,得银二两,投向鸡鸣寺当杂役,挑水坎柴、勤劳忍苦,以忏悔业障。鸡鸣寺历史悠久,正梁腐蚀,亟需重建。无奈需金颇钜,住持无力修茸。一日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命运|放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906042389.html
  • 加行之初禅--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十二

    内部的情况整个的转变,不能说不生,至少啊,就是生了一点小病小苦,很快就没有了,这是奇经八脉。这个西藏的密宗呢?不讲这个奇经八脉,他讲三脉四轮,四个部位,实际上是三脉七轮,这个身体的范围。这都是科学哦...这是共法哦。现在的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讲的更清楚一点,这一段,就是我们吃中饭以前讲到,你们那一本《瑜伽师地论》,二七十吧,是不是,三百七十,三百七十(问别人页数)。现在他的翻译,三百七十这一页。静虑者...

    南怀瑾

    初禅|南怀瑾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208106044.html
  • 学禅的四个基础

    ,这是非常现实的。佛的心灵救济法门,在使我们的心灵能够真正获得解脱!真正得到受用,使生活对我们不再成为一种煎熬和无奈。   如果学佛法没有正受,心里不安祥,内分泌就不正常,便从此而生,烦恼、痛苦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安祥禅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16415518330.html
  • 止观双修

    内心治病法亦有多种,然仍不出止观二种。   (i)用止治病法:普通之法是将心意凝集於脐下小腹,止心於此,牢守勿失,经时既久,可治。其理就是心凝集在此处,血液即随之凝集於此处,凝集之力愈充,则运行之...,更进而推及向所有怨憎之人。怨亲平等,了无分别方谓大慈。   悲就是要悲悯众生种种苦恼,我为拔除之。亦对亲疏怨憎了无分别,方谓大悲。如此常常观察,瞠恚之自然消除。是为对治瞠恚修习慈悲观。   愚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4538914.html
  • 张康临:茶·茶益·茶道

    自唐代以来,我国文对茶的咏赞之词实不胜枚举,对茶的药理功用的论述也不少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茶苦而寒……最能降火,炎为,火降则上清矣。”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;热饮则茶借火气 面升散;...王令曾作诗赞茶:“故人有意真怜我,灵茶封题寄筚门。与疗文园消渴,还据楚客独醒魂。”  7.提神益思,能驱昏沉。这是修行人嗜好饮茶的主要因。如东坡诗:“建茶三十片,不审味如何。奉赠包居士,僧房战睡魔。”...

    张康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1140407.html
  •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

    抵御侵蚀的好处。  五之煮写了烹茶的操作过程和各地水质的优劣。  六之饮阐述了饮茶理论、方式方法,以及饮茶风俗、风尚的起源和传播。并针对自古留传的茶中放多种杂物以降茶味的低俗茶说道:“于麟天育万物,...在社会生活中和睦相处。儒家将这种思想输人中国的茶文化之中,主张在饮茶时,平和宁静,饮茶人互通思想,促进理解,增强友谊。宋人苏汉臣的《子图》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。人们从这张图中,可看到一大群小孩一边欢笑嬉戏...

    罗国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1841811.html
  • 学禅的四个基础

    真正获得解脱,真正得到受用,使生活对我们不再成为一种煎熬和无奈。  如果学佛法没有正受,心里不安祥,内分泌就不正常,便从此而生,烦恼、痛苦接踵而来,虽然也是在修学佛法,但结果仍是不得解脱。所以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0442887.html